我的世界1.18正式版更新了什么 我的世界1.18正式版更新内容 新内容
我的世界1.18正式版更新了什么?近期游戏上线了全新的更新补丁,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更新了什么吧,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我的世界1.18正式版更新内容一览,快来看一下吧。
我的世界1.18正式版更新内容一览
  新内容   物品   音乐唱片   加入了音乐唱片“otherside”,作者为Lena Raine。   能够罕见地在要塞走廊祭坛的箱子或地牢的箱子中找到。   世界生成   噪声洞穴   新的洞穴种类,有“意面洞穴”“芝士洞穴”“面条洞穴”3种类型,生成时均使用噪声生成器。   意面洞穴长而弯曲,空间宽敞。   芝士洞穴的形状像瑞士奶酪上的孔一样大小不一,且空间宽敞。   面条洞穴同样长而弯曲,但空间狭窄封闭。   含水层   大小、高度不一的积水湖泊,用于形成主世界的湖及洞穴内的水体。   岩浆块可以在其底部生成,产生涡流气泡柱。   取代了旧的水下雕刻器洞穴和水下峡谷。   Y=0以下的含水层中的水有几率被熔岩完全替代。   山地   加入了6种山地生物群系变种:   草甸   较平坦且高度较高,相较于平原要更冷而花更多。其中草为青色,水体为深蓝色。   会在高原以及一些山地的最底层生成,通常临近平原和其他温和的生物群系。   会长有草、高草丛、蒲公英、蓝花美耳草、矢车菊、虞美人、滨菊、绒球葱,以及带有蜂巢的橡树或桦树。   绵羊、蜜蜂、兔子和驴会生成于此。   掠夺者前哨站和平原村庄会生成于此。   雪林   可视作积雪的针叶林表面的草方块被替换成了雪块的生物群系。   会在临接森林类生物群系时在雪山的山坡处生成。   被雪、雪块和细雪所覆盖,且长有大片的云杉和松树。   兔子、狼、狐狸、绵羊、猪、鸡和牛会生成于此。   掠夺者前哨站会生成于此。   积雪的山坡   会在临接平原和积雪的冻原时在雪山的山坡处生成。   被雪、雪块、细雪和冰所覆盖。   只有兔子和山羊会生成于此。   掠夺者前哨站和雪屋会生成于此。   尖峭山峰   生成于雪山顶峰处。   被雪、雪块和冰所覆盖。   只有山羊会生成于此。   掠夺者前哨站会生成于此。   冰封山峰   生成于雪山顶峰处,会在周围生物群系的温度过低时代替尖峭山峰生成。   被雪、雪块、冰和浮冰所覆盖。   只有山羊会生成于此。   掠夺者前哨站会生成于此。   裸岩山峰   生成于雪山顶峰处,会在生物群系的温度较高时代替尖峭山峰生成。   地表未覆雪,而是裸露出石头和条带状的沙砾和方解石地层。   此处不生成动物。   掠夺者前哨站会生成于此。   矿脉   由矿石和岩石构成的罕见蛇形结构,生成于主世界的地下。   在主世界Y=0到Y=50的区域,大型铜矿脉伴随花岗岩生成,且有几率包含粗铜块。   在主世界Y=-60到Y=-8的区域,大型铁矿脉伴随凝灰岩生成,且有几率包含粗铁块。   旧世界升级   在旧区块周围生成新区块时,地形会根据旧区块进行调整,更好地贴合旧区块。   现在旧区块中Y=0到Y=4处的基岩层会由深板岩替代。   若旧区块Y=0高度的任意位置上有基岩,则新地形会在Y=0高度的所有非空气方块的下方生成。   新的基岩层位于Y=-64处。   雕刻器洞穴可以在新生成的部分生成。   游戏内容   进度   加入了4个新进度。   上天入地   从世界顶部(建筑高度限制处)自由落体,坠至世界底部并存活下来。   温暖如家   带炽足兽在主世界的熔岩湖上来一场长——途旅行。   音乐之声   用唱片机的音乐声为草甸增添生机。   星际商人   在建筑高度限制处与村民交易。   加入了2个进度触发器:   加入了fall_from_height进度触发器,在玩家坠落后着地时触发。有以下可用条件:   player对应触发这个触发器的玩家。   start_position作为玩家坠落前所在位置的谓词。   distance作为start_position与玩家间距离的谓词。   加入了ride_entity_in_lava进度触发器,会于玩家在熔岩中骑乘实体的游戏刻触发。有以下可用条件:   player对应触发这个触发器的玩家。   start_position作为开始骑乘时(即处于熔岩中的第一个游戏刻)所在位置的谓词。   distance作为start_position与玩家间距离的谓词。   常规   方块实体格式   为刷怪笼加入了 CustomSpawnRules标签,允许覆写刷怪笼的常规刷怪规则。   此标签中 BlockLightLimit的值指定刷怪笼能刷怪的最高方块光照等级。   调试界面   加入了“Multinoise”行、“Biome builder”行和“Terrain”行,仅在玩家位于使用多噪声生物群系源类型的维度(默认为主世界和下界)时出现。   “Multinoise”行列出了玩家所处位置使用的参数,以此生成生物群系。   其中C代表大陆性,E代表风蚀性,T代表温度,H代表湿度,W代表奇异性。   “Biome builder”行列出了玩家所处位置的生物群系的信息。   PV代表地形,与山脊性有关。当山脊性值小于-0.85时,该项显示为“Valley”(山谷);当值大于-0.85且小于-0.2时显示为“Low”(低地);当值大于-0.2且小于0.2时显示为“Mid”(中等高度地形);当值大于0.2且小于0.7时显示为“High”(高地);当值大于0.7时显示为“Peak”(山峰)。   C代表陆地类型,与大陆性有关。当值大于-1.2且小于-1.05时显示为“Mushroom fields”(蘑菇岛);当值大于-1.05且小于-0.455时显示为“Deep ocean”(深海);当值大于-0.455且小于-0.19时显示为“Ocean”(海洋);当值大于-0.19且小于-0.11时显示为“Coast”(海岸);当值大于-0.11且小于0.03时显示为“Near inland”(浅内陆);当值大于0.03且小于0.3时显示为“Mid inland”(中内陆);当值大于0.3时显示为“Far inland”(深内陆)。   “Terrain”行列出了地形生成的数值。   JA代表粗糙度。   在“E”行加入了“SD”值,代表模拟距离。   字体   加入了一种名为“illageralt”的新字体(取自Minecraft Dungeons的符文)。   目前仅能通过命令使用。   语言   加入了伦巴第语。   加入了道本语(一种人工语言)。   战利品表   加入了set_potion战利品表函数,用于赋予任意物品potion标签。   选项   在辅助功能设置中加入了“隐藏闪电的闪烁效果”选项。   用于在雷雨天气时关闭天空闪烁效果。   在音乐和声音设置中加入了“设备”选项。   用于指定游戏所使用的音频设备。   在按键控制设置中加入了“潜行”和“疾跑”选项。   按键绑定设置被独立到一个单独的页面,此页面可以通过按键控制页面进入。   在视频设置中加入了“区块构建器”选项。   用于确定在单个帧期间同步更新区块的哪些部分。   “全阻塞”是最保守的策略,即先前版本中的策略。   “半阻塞”和“线程化”是新策略,会显著减少放置或破坏方块(尤其是光源)时的卡顿,但有较低的概率可能会导致在世界更新过程中出现视觉上的明显延迟。   在视频设置中加入了“模拟距离”选项(滑块形式)。   引自基岩版。   超出模拟距离范围的实体、方块和液体不会被更新,使得游戏能以较低的CPU占用率来支持渲染更远的距离。   在视频设置中加入了适用于单人游戏的“自动保存指示器”选项,以打开或关闭指示器显示。   指示器会在游戏保存世界时在屏幕右下方显示。   加入了单独的“在线选项”选项界面,位于原先主菜单上的“Realms的通知”选项以及多人游戏暂停菜单上的“难度”位置上。   “Realms的通知”被移入此界面。   加入了“允许列入服务器玩家列表”选项,用于设置是否允许服务器将自己的ID公开展示在在线玩家列表中。   加入了“服务器难度”,用于显示当前的服务器难度。 查看我的世界攻略大全